
10月30日金橘策略,白云区钟落潭镇智慧农业防灾减损示范基地揭牌启动,这是白云区首个智慧农业示范点。该示范点通过物联网、AI与大数据技术构建“四情监测”体系(即苗情、虫情、气象及土壤监测),破解传统农业痛点,实现农业生产从“靠经验”到“靠数据”的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白云区首个智慧农业示范点在钟落潭镇正式揭牌。
记者走访了解到,该示范点为钟落潭镇竹二村的蔬菜种植基地,设置了智慧农业苗情监测站、虫情监测站、气象监测站、土壤监测站,可视化苗情监控网络实现了全覆盖。农户可通过手机实时查看菜地情况,精准了解当下的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等数据。
金橘策略
蔬菜种植基地设置了智慧农业苗情、虫情、气象、土壤,手机上即可了解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等数据。
“此前突然遇上降温,系统提前两小时发布了降温预警,我们及时采取了防冻措施,预计减少15%以上的损失。以前天天往地里跑,现在手机点开小程序就能远程掌握田间动态。”广州市绿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基地种植蔬菜约500亩,如今两套监测设备就基本能覆盖基地,掌握蔬菜种植情况。除了气象预测外,虫情监测设备可以指导农户精准施药,该设备投入使用以来,农药使用成本已经下降20%,整体种植成本降低近10%。
记者了解到,钟落潭镇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蔬菜种植基地,传统的生产方式难免会遇上极端天气、病虫害等问题,而传统农业监测手段滞后,人工巡检效率低,无法实时掌握环境异常和作物生长状态。为此,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联合广州市绿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州谐和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钟落潭镇竹二村的蔬菜种植基地部署智能化设备,通过物联网、AI与大数据技术构建“四情监测”体系,用科技手段赋能农业生产。
“传统人工巡检效率低,虫害防治依赖农药,灾害预警信息传递不畅。如今农户可以及时获得精准虫情测报和实时广播信息,将灾害响应时间从24小时缩短至一小时内,虫情误报率显著降低。”中国人寿财险广州分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上述监控设备配备多维度环境传感器及高声压级广播系统,率先覆盖了基地的200亩核心种植区。接下来,该公司将通过“保险+科技+农业”创新模式,扩大示范点规模,探索经验复制推广,提升农户防灾减损能力,推动农业保险服务从“灾后赔付”转向“风险前置管理”。
文、图 | 肖惠津
通讯员 | 沈翼川
编辑 | 方欢欣 李杏婵
审核 | 罗盛光 戴日模
签发 | 刘海裕金橘策略
美港通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