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舰是中国海军的骄傲,怎么会被评为最差?”一位海军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惊讶地说道。2018年,美国《商业内幕》发布“全球最差航母”排行榜,中国“辽宁”舰竟高居榜首3G配资,理由直指其“过时”的动力系统和俄罗斯血统。这份榜单一出,争议四起。
美媒的评价是客观事实,还是另有企图?《商业内幕》引用了美国海军研究所(USNI)和《新闻周刊》等信源,声称“辽宁”舰的锅炉动力系统不仅效率低下,还频频故障,甚至拿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冒黑烟的事例来佐证。
然而,这种评价显然不公平。“辽宁”舰服役时已是中国对其进行大规模改装后的成果,不能直接等同于苏联时期的“瓦良格”号。更值得玩味的是,美国发布这份榜单的时机正值中美关系紧张之际,中国海军实力快速崛起,“辽宁”舰频频亮相国际舞台。这让人怀疑,这不仅是一份军事评估,更像是试图通过贬低“辽宁”舰来削弱中国海军的国际形象。
要弄清“辽宁”舰为何被美媒盯上,得从它的出身说起。它本是苏联海军在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瓦良格”号,属于“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母。1991年苏联解体后,“瓦良格”号尚未完工就被遗弃在乌克兰的造船厂。1998年,中国以2000万美元买下这艘“废船”。经过十余年的改装3G配资,2012年,“瓦良格”号以“辽宁”舰的名字正式服役,成为中国首艘航母。
改装过程堪称脱胎换骨。动力系统方面,中国保留了原有的蒸汽轮机和锅炉,但进行了全面升级,解决了不少苏联时期的设计缺陷。甲板上加装了滑跃起飞跑道,舰载机也改为中国的歼-15。电子设备、雷达系统全部更新换代。更重要的是,“辽宁”舰定位为训练舰,旨在为中国积累航母使用经验,而非直接投入实战。
相比之下,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问题不断,尤其是锅炉故障频发。2016年,它在地中海执行任务时冒着滚滚黑烟,丢尽了俄罗斯海军的颜面。美媒抓住这一点,把“辽宁”舰和“库兹涅佐夫”号捆绑在一起批判。但事实是,“辽宁”舰的改装让它早已不是当年的“瓦良格”号,性能和可靠性都远超俄罗斯“表兄”。
美媒对“辽宁”舰的攻击主要集中在动力系统上,称其蒸汽轮机“过时且不可靠”。这话乍听有理,毕竟当今主流航母多采用燃气轮机或核动力,比如美国的“尼米兹”级和“福特”级。但实际情况没那么简单。蒸汽轮机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对于初涉航母领域的中国来说,是个务实的选择。况且,“辽宁”舰的锅炉经过优化,故障率远低于“库兹涅佐夫”号。公开数据显示,“辽宁”舰多次完成远海训练任务,从未因动力问题半途而废。
反观其他航母,动力系统也不是万能的。美国“黄蜂”级用的是燃气轮机,但常被吐槽“不上不下”。泰国的“差克里·纳吕贝特”号动力系统倒是没啥大问题,可惜常年停在码头“晒太阳”。相比之下,“辽宁”舰至少能跑能用,实用性甩开这些“榜单常客”几条街。
动力系统只是航母性能的一部分。航母的战斗力还取决于舰载机、雷达和指挥系统。歼-15的性能不断提升,配合“辽宁”舰的训练任务,完全能满足中国近海防御需求。美媒揪着动力系统不放,未免有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这份“最差航母”榜单看似是军事话题,实则藏着更深的国际背景。2018年,中国海军发展势头迅猛,“辽宁”舰的服役标志着中国从“陆军大国”向“海军强国”迈进。这让美国感到了压力。作为全球海军霸主,美国习惯了用航母舰队“秀肌肉”,自然不愿看到中国迎头赶上。发布这份榜单的《商业内幕》虽是商业媒体,却常与美国军方立场保持一致。表面上是客观分析,实则暗藏玄机。这种说法正中美国的心思——通过舆论战打压对手,试图让国际社会质疑中国海军的能力。
类似的手段并不新鲜。冷战时期,美国就常通过媒体贬低苏联武器装备。如今,轮到中国海军成为目标。“辽宁”舰被评为“最差”,不仅是对技术层面的批评,更是对中国崛起的一种态度。但这份榜单的效果有限。中国并未因此放慢脚步。服役后,“辽宁”舰参与了多次跨海区训练,甚至在南海和东海与美日舰队“擦肩而过”。2019年,中国第二艘航母“山东”舰服役,采用国产技术和全新设计,直接打了美媒的脸。未来,中国还将推出更多先进航母,比如核动力航母。这一切都表明,“最差”的帽子扣不到“辽宁”舰头上。
至于俄罗斯,虽然“库兹涅佐夫”号成了笑柄,但它和“辽宁”舰的联系早已淡化。两艘航母的命运截然不同,一个在困境中挣扎,一个在改装中新生。美媒硬要把它们扯在一起,不过是想借俄罗斯的“黑历史”给中国海军泼脏水罢了。
中国海军的前景值得期待。随着技术进步和经验积累,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美国的舆论战。美媒的排名,或许只是个插曲3G配资,真正的较量还在海上。
美港通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